我想那些代表发达国家说话的人不一定了解中方做出的这种承诺。
卡恩认为,这一筹资办法还将有助于各国在今年年底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共识但现在却变成了一个自觉的减少、控制排放的国家要被三可,而一些应当承诺减排,也已经承诺减排的国家,却仍然在增加碳排放,我认为应当重点对这些国家执行 三可。
10日下午3时,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举行记者会,由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汪光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就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答记者问。这时候两者怎么处理中国带了一个好头,自觉地提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指标和目标。这里我想强调,我们执行公约、议定书、巴厘线路图,区别附件1国家和非附件1国家是一个基本要求,如果把附件1国家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混在一起谈,本身不是公约、巴厘线路图所要求的。汪光焘说,发达国家接受三可是应该的,因为他们200年来的温室气体排放占有了整个空间的80%,现在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要解决贫困、要发展,是生存、发展排放,但我们要注意到发展中减少排放,而生存排放是必然的。有记者问,有人认为对中国的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应该实行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三可制度,并且应该写入法律,您对这个有什么评论在去年的哥本哈根大会中,温总理表示中国将改变减排信息的披露方式,增加透明度,在这个方面,我们的工作上有什么安排对此汪光焘表示,三可问题,在我参加议会间论坛协商过程中,也是经常被讨论的一个问题
10日下午3时,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举行记者会,由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汪光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就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答记者问。汪光焘说,发达国家接受三可是应该的,因为他们200年来的温室气体排放占有了整个空间的80%,现在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要解决贫困、要发展,是生存、发展排放,但我们要注意到发展中减少排放,而生存排放是必然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走上讲台后宣布四项措施时,各国领导人沸腾。
但这一要求未能获得东道国的认可。但考虑到各国在许多议题上仍存在相当大的分歧,一次会议肯定不能解决诸多分歧。已经提出辞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长德波尔说,迄今已有109个国家就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发表的《哥本哈根协议》向秘书处作出积极回应,其中包括中国。此外,联合国计划今年再组织两次主要谈判,一次于5月31日至6月11日仍在波恩举行,另一次于11月29日到12月10日在墨西哥坎昆举行。
根据联合国议事规则,如果某国代表要求就程序发言,会议主席应马上请该代表发言。但潘基文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最终坎昆会议的结果会不会还像去年哥本哈根会议那样饱受争议,最后使秘书长成为大家指责的对象?在2009年初联合国施政报告上,潘基文把2009年称为气候变化年,发誓要在年底的哥本哈根会议上推动各国达成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鉴于此,欧盟以为哥本哈根会议取得成果--最起码取得如欧盟所愿的成果,应该问题不大。在哥本哈根会议期间,有些国家要求中国自主减排目标应接受国际核查。与此同时,应对气候变化、发展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也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可以说,全世界都在瞩目中国。
[page]此外,欧盟早早宣布,欧盟在2012至2020年间的减排承诺为20%,还表示,如果其他大国都加入减排,欧盟愿意把这个指标提高到30%。已有消息人士指出,2010年美国国会通过相关气候变化法案的可能性为零。为此,他奔走南极、北极,专门考察因全球变暖而导致的冰山融化情况,试图以此唤起国际舆论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这一要求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响应。
2009年12月21日,当潘基文在联合国大楼内向各国代表介绍哥本哈根会议情况时,面对部分国家的指责,眼泪不禁流了出来。他数次与各国领导人、东道国领导人进行沟通,试图借自己的影响力劝说各国做出妥协、让步。
自1997年《京都议定书》通过以来,美国的消极表现就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指责。发达国家坚持认为应提高谈判的效率,继续以小团体形式进行谈判。
2010年联合国首次气候变化谈判将于4月9日在德国波恩举行。目前,坎昆峰会的东道国墨西哥正在紧张地与各方接触,期望从中找到既可以发挥最大作用,又不违反议事规则的捷径。在新一年里,欧盟应该会吸取哥本哈根的教训,免得再被甩到一边。而发展中国家则坚持认为气候变化涉及每个国家的利益,必须保证所有国家的参与性才能保证最终成果的公正性。哥本哈根会议一落幕,中国代表团便开始新一轮谈判的准备。1月24日,中国联合印度、南非、巴西等国发表联合声明,要求《公约》主席团增加谈判会议的次数。
因为协议从实质、程序上来看,都未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虽然最终大会没有通过这个协议,但协议毕竟使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在自愿基础上参与减排,这将对美国政府推动国会改变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态度发挥一定的作用。
但没有想到,会议开始后其进程便完全脱离了欧盟操控。在人均排放量上,中国不及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他不断与各国领导人会晤,推动谈判进程取得进展。也愿意自愿地、主动地做一些说明或澄清,可以考虑与各方进行国际交流、对话和合作。
他要求东道国领导人出面,直接跟部分拉美国家领导人沟通,争取他们的理解与合作。2009年9月,奥巴马在联合国老调重谈,联合国大会厅漠然。然而,发达国家认为中国还可以做得更多。特别代表的任务就是说服各国领导人提升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视,从最高层面推动气候变化议程的进展。
某拉美国家一位女代表情急之下,拿出刀子将自己的手指割伤,并愤怒地说,难道你们只有在看到我们的鲜血之后,才能重视我们的要求吗?那现在我就让你们看一看。疑问一:会议程序能否透明? 在联合国内,各国代表最为关心的问题是下一步气候变化谈判的程序。
3月1日,全国政协举办学习讲座,邀请中国气候谈判首席谈判代表解振华作有关报告。首先,丹麦、英国等组成的哥本哈根承诺小组起草的谈判文案遭拒绝。
然而,谈判现场瞬息万变,欧盟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仍是未知数。所以当拉美代表血溅会场后,他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哥本哈根会议最为人诟病的就是程序问题。会后,欧盟各国领导人愤懑之情溢于言表,但又不敢指责美国,于是找中国发泄,指责中国应为哥本哈根会议未达成如期目标负责。潘基文还任命了数位前国家领导人担任联合国气候变化特别代表。到会议最后时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与基础四国(中国、印度、巴西、南非)会谈时,向四国领导人拍胸脯保证,他可以代表欧盟的意见,如果他与基础四国领导人达成一致意见,他说服欧盟各国领导人没有问题。
目前,人们对坎昆峰会最为关注的有五大疑问。中国在一些问题上做出妥协,正是展现了参与全球气候行动的最大诚心。
而奥巴马上台让国际社会看到了希望。疑问四:美国是否会再出风头? 美国国会的态度将直接决定奥巴马政府在国际谈判上的表现,而2010年是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年。
哥本哈根会议原来决定2010年的谈判会议仅于6月份安排一次。同时,中方表示将进一步完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改进减排信息的披露方式,增加透明度。
本文由美意延年网发布,不代表美意延年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5337q.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r864d/859.html